老年期肥胖
58歲的月霞退休在家多年,肥胖的臉上總是泛著紅光,凡是見到她的人都說很福態,但自從先生過世後她就足不出戶,偶爾會和子女出去吃吃小館子,此外沒有特別嗜好,不料最近一次健康檢查發現已有脂肪肝、血糖也過高,醫生要她減肥,讓她開始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態。
而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多年的金花,今年也已是62高齡了,想起從前自己最愛吃甜食,因有糖尿病,剝奪了她不少生活樂趣。因自己不願忌嘴,原本只使用口服降血糖藥,漸漸得施打皮下胰島素注射。在血糖的對抗過程中,胰島素越打越多,體重慢慢的增加,高血壓、高血脂也慢慢的出現,體重從原本68公斤,漸爬升至90多公斤,拖著高齡沉重的身軀,走幾步路便喘得不得了,行動也變得遲緩。近幾年來,雙腳膝蓋開始不定時疼痛,尤其是天氣冷時,幾乎無法行走,X-光顯示出雙腳膝蓋已嚴重磨損,醫生告知如果不好好控制體重,恐怕難逃必須更換膝關節的命運。
老年性肥胖──現代人健康的長壽之道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稍微發福是一種正常現象,只要善加調理,仍可長保健康,若本身已有慢性病而不控制體重,則會使原疾病更難控制,加速衍生其他慢性病。
老年肥胖之原因約有三種:
一、單純性肥胖──主要是飲食豐富,但活動量減少,多餘的熱量乃轉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其特點是全身的脂肪都增多,尤其腹部。
二、病理性肥胖──因為罹患慢性病,代謝失常而變胖,例如糖尿病胰島素分泌增多所致脂肪堆積。甲狀腺機能低不等。
三、性機能減退性肥胖──因性腺機能減退或缺乏,男女性荷爾蒙減少,肌肉皮膚開始鬆軟下垂因而顯得鬆鬆垮垮地尤其是腹部。
肥胖會增加疾病的發生及嚴重度,會導致罹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女性所有年紀的最低死亡率是在標準體重的加5-15%左右.過重或過輕都會使死亡率增加,女性死亡的原因主要是1.心血管疾病---肥胖症,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是現代人健康的死亡四重奏。及2.癌症的增加。透過中度的減重,減輕百分之十的體重可使罹病率下降百萬之400,也可使死亡率下降百萬分之280。
減重的益處
1.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
體重的增加,高血壓的盛行率為非過重者的2.9倍,每增加10公斤會增加收縮壓3mmHg及舒張壓2mmHg,可能是肥胖造成胰島素的阻抗,使血中胰島素升高,增加鈉離子吸收,使血中容積增加,也使血管平滑肌肉的鈣離子堆積,使血管阻力增加,另外交感神經系統活化及血中腎素濃度增加等亦是原因。血壓升高會增加中風,所以體重增加會增加中風的危險性。體重減輕5-10公斤,臨床上即可見血壓的下降無論血壓在正常範圍或高血壓患者,減輕1公斤的體重可以讓收縮壓下降1到1.7mmHg以及舒張壓0.8到1mmHg。
高血脂──
隨著體重增加三酸甘油脂上升而高密度膽固醇下降,每增加10%的體重,會提高血清中膽固醇12mg/dl,提高的是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膽固醇,更易造成血管粥狀硬化。每1公斤體重的下降會降低總膽固醇1.93mg/dl,低密度膽固醇0.77mg/dl,及三酸甘油脂1.33mg/dl。減重的過程若能增加身體活動量,配合飲食控制,一方面可以增加瘦肉組織,另一方面,對於三酸甘油脂的下降及高密度膽固醇的上升有更大的助益。減重也會改善肥胖所造成的高凝血狀態,血漿黏密應上升及紅面球凝集的狀態。對於縮少粥狀硬化斑塊有其效果。
糖尿病──
體重增加羅患糖尿病的是正常人的2.9倍,尤其是BMI超過27的人,肥胖者增加糖尿病的罹病率導因於肥胖狀態會造成胰島素的阻抗性,此外,胰島素受體的缺損,亦導致葡萄糖無法有效的進入細胞代謝,兩者皆使得胰臟及細胞得製造更多的胰島素,終至耗竭。體重減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增加醣份的利用以及減少肝醣的製造。研究顯示,減少原來體重的百分之五,一年後醣化血色素(HbAIC)從9.8%到8.7%,飯前血糖下降29mg/dl,飯前胰島素值由131至75,超過60%的病人可以減少藥物的使用。
2.癌症----
美國癌症協會的研究,女性體重過重40%者癌症死亡率為正常人1.55倍,過重的女性子宮內膜癌、膽囊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及乳癌的死亡率會增加,在停經後的婦女肥胖者得孔癌有較高的死亡率,但在停經前肥胖者乳癌的發生率似乎低於瘦的婦女,減重使內分泌及卵巢功能有所改變,使死亡率大降。
3..其他
呼吸系統疾病──
肥胖者走路動不動就喘,,是因當體重增加,胸腹的脂肪組織也隨之增加,使得有效的肺容積減少以及呼吸型態的改變。嚴重的肥胖者其肺通氣與灌流量會開始發生異常,儘管動脈血中的二氧化碳正常,但血氧濃度卻下降。當肥胖者換氣不足症候群發生時會伴隨血中高二氧化碳及低血氧刺激的抑制,不規則的呼吸及頻繁的夜間睡眠呼吸中止,造成打鼾,夜間嚴重的缺氧以及白天嗜睡的情形。更嚴重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肺部高壓,右心衰竭,甚至猝死。減重可減少喉嚨,胸腹的脂肪組織,使得症狀改善。
關節炎──
肥胖會增加四倍罹患退化膝關節炎及二倍髖關節炎的機會,每走一步膝關節必須承受六倍體重的力量,而體關節為三倍,過重會經由機械性的傷害造成關節軟管的傷害。除了負重的關節外,過多的脂肪組織也會產生一些因子,透過循環造成非負重關節的傷害,中度的體重減輕(6-10公分)可以改善下皆膝足踝及足部的疼病。
膽囊疾病──
肥胖者膽結石的發生率是非肥胖者的四到五倍,肥胖者易生膽結石的原因有一、因為他們膽汁中有過飽和的膽固醇,所以易形成膽固醇結石。二、肥胖者膽囊並不能理想的收縮導致膽汁的鬱積。另外重覆的減重過程也會使膽結石發生的危險增加,因使用低卡洛里飲食減重過程會進一步造成膽固醇的過飽和及結石形成。
痛風-----
尿酸會隨著體重增加而上升,在男性BMI>21,即可見到, 女性則>31才有相關。
。